上周在麻爪爪呆了三天,参与麻爪爪内部的《人人都是自己的CEO》培训课程,看上去是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会如何开展,实际上是学习麻哥十年如一日对德鲁克的刻意练习与深度实践,并且应用到特许加盟体系上如何取得成果的历程。
加盟商通过麻爪爪展开的读书会,不仅让自己快速提升,并且和品牌统一了门店经营认知与意识,最优秀的单个加盟商开出17家麻爪爪门店,彻底从加盟小店的生意人晋级到小型企业的引路人。
关于麻爪爪如何践行德鲁克的历程,等我自己理解更加深刻后再行向大家进行分享,二十年前,我就读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一直把这个当成是一个管理他人的方法论书籍,这次参加麻哥的内训,感觉前面读好像是白读,完全没有理解德鲁克老人家的思考。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所有的内容都围绕如何管理自己以求有效开展的。因为他认为一个人能否真正管理他人还有待进一步证明,但管理自己始终是可以的。
读这本书、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真不要高估一两年的时间成果,也不要低估三五年的沉淀带来的成就。
麻爪爪在麻哥(现在花名改为老鱼了)的常年实践及刻意练习下,已经能够把五项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大部分企业内伙伴中练习并生长出来,未来麻爪爪的空间无限之大。
我先做个预言,未来三五年,下一个超过五千家门店的卤味品牌应该会是麻爪爪。什么原因,大家可以留言,我们沟通一下。
选址定“生死”、运营定“多少”!运营定门店业绩的多少!这是麻爪爪内部的运营哲学。
选址定“生死”大家都比较清晰,位置没有选对,就代表没有门店的人流可能,人流都没有,那做啥生意呢?
运营定“多少”,是指门店预计10万营业额,如果运营做到位的化,可能做20万,甚至30万。在麻爪爪的实践中出现过多个真实例子:
第一家加盟店,刚开业前半年,月均基本上在6、7万徘徊。通过总部的指导,加盟商密切配合,在每个环节都进行优化:
● 比如增加外摆试吃后,销售开始提升;
● 门店原来没有喇叭对外叫卖,增加后,销售也明显提升;
● 门店原来只有一个灯箱对外,增加四个KT板,让这些KT板摆在消费者一眼就可以看到的位置,销售额明显提升;
● 每次客户购买都执行标准的只挑选爪爪称重,汁水先沥出来,让客户看到只有产品实际的重量,没有任何其余的影响重量物品,销售额明显提升;
● 每次上新,从展牌、喇叭、试吃到口播执行到位,上新效果非常明显,销售额明显提升;
还有更多的细节动作。月均6、7万销售的门店,硬生生实现了最高三十万的月度销售极值。这就是门店运营定“多少”的逻辑。
我们直接问,那产品研发和生产部门也会产生作用?
老鱼的回答很简单,是的,我们承认产品研发和生产部门的价值,但如果在门店侧这些都不能够良好呈现给消费者,不能够和消费者产生深度的互动,那他们的价值就没有办法体现出来。
所有后端的价值都需要通过门店运营侧最终在消费者端呈现出来,让消费者能够看到这些价值,能够买单,这才是真正的成果体现。
按照德鲁克的思考:所有的成果一定是来自与外部。因为如此,所以门店运营决定了业绩的多少。
我非常认可老鱼的这个理解和思路,产品设计再好,门店伙伴没有办法把最完美的一面呈现给客户,让客户感知到,那这个产品设计就没有意义。
品牌的营销设计再完美,门店伙伴就是不执行,连活动内容都说不清楚,那这个营销是无法产生成果的。
所以门店运营定多少,实际上是集合品牌所有力量最大可能的呈现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能够持续来门店复购,这就是运营的价值。运营承载了门店收入多少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动作。
感谢麻爪爪老鱼的分享。正好也介绍一下:麻爪爪是于学航在2012年创立的重庆卤味品牌,连续五年100%增长,疫情3年逆势增长26倍,全国门店600+,推动100+加盟商年营业额超百万,开店成功率98%;
获大望资本、番茄资本、金鼎资本、佳沃创投等多家国内机构两轮亿元投资,投资人看好麻爪爪的一个重要原因:团队善于学习,尤其在德鲁克应用方面让他们很吃惊。
确实,七年前我认识老鱼,那时他桌上全是德鲁克的书,并且每本书都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注释和思考,开口闭口就是德鲁克思想,公司部门、人员绩效等全部按照德鲁克的思路进行设计;
还让加盟商也参与到德鲁克的读书会中间来,让我非常诧异,认为这些能够帮助到企业吗?三年前再去老鱼办公室,同样如此执着向我们推荐德鲁克思想,当时我们也在内部开展过多次读书会,但总觉得没有产生成果。
这次连续两周和老鱼深度交流并且参与其的公司内训,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公司一个个小伙伴鲜活的改变。
比如人才发展负责人,是一个毕业不到五年的非人才专业的伙伴,她践行的正是我一直想要的那种人才发展思路(我们探索了近十年,不入其门),这都是老鱼深度学习并且引领伙伴们一起学习一起实践的成果。
聊运营,说了这么多麻爪爪,因为这一次的重庆之行,让我看到了一个以经典管理思想指引的特许连锁企业逆势发展之路,所以不由自主分享出来。